组织机构

首页 > 关于我们 > 组织机构

材料物理与化学系

资料来源:大阳城8722   2014-08-06 点击数:

 材料物理与化学系(发展历史) 

材料物理与化学系是由原金属物理专业发展而来。金属物理专业是柯俊院士于1956年创立。当时系里就有柯俊、张兴钤、肖纪美和方正知四位从欧美归国的教授及获苏联副博士的马如璋等一批高水平教师,吸取欧美和苏联的经验制定培养方案,因而建系伊始就定位于国际前沿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19569月金属物理专业与物理化学等专业合并成立理化系,柯俊教授任第一任系主任,张兴钤教授任教研室主任。1987年根据国际材料发展的趋势,独立为材料物理系。1997年并入到应用科学学院,1999年并入到大阳城8722并改名为材料物理与化学系。2003年成立材料化学专业。

国家实行学位制以后,1981年至1987年期间,陆续被评为我国首批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点和首批国家重点学科,是当时全国高校材料物理与化学唯一的国家重点学科。“九五”、“十五”及“十一五”期间,均被列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项目。在历次全国重点学科评估中均在前三名。

目前团队队伍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教授24人,副教授18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2人,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3人,北京市科技新星4人。

 

1.png

 

材料物理与化学系(科学研究)

目前共设有材料物理、材料化学和纳米材料与器件三个专业,下设九个研究室。研究领域涵盖了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半导体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研究方向均为当前最活跃的前沿,包括:钢铁材料更新换代的高强度高韧性低碳贝氏体钢,功能纳米材料,磁记录材料,自旋电子材料,多铁性材料,半导体发光材料,核电材料,超硬薄膜材料,材料表面性能与改性,有机光电功能材料,有机高分子显示材料,绿色催化材料等等。除了上述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外,还包括高分辨电子显微镜结构研究和第一原理计算等高层次的基础研究。

承担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973”项目,“863”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以及企业急需解决的项目。仅“十一五”期间科研经费就达9800万元,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科研成果,其中一些已经得到了应用,产生了很大经济效益,为国家和企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1.png

 

材料物理与化学系(科研成果)

我系科研工作历来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取得了许多高水平的成果,例如,仅近几年张跃教授领导的研究室和杨槐教授领导的研究室就在Advanced Materials等影响因子大于7的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张跃教授指导的博士研究生黄运华获国家百篇优秀论文。李立东教授在有机光电材料方面的研究在国际上被高度评价为“中国科学家创造了新记录”。

多年来我系所取得的成果获得了许多奖励,其中省部级奖几十项,国家级奖有:柯俊院士的“钢中奥氏体中温转变机制”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肖纪美院士、褚武扬教授等的“材料的应力腐蚀和氢致开裂机理的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这是迄今为止集团获得的最高奖项;贺信莱教授、尚成嘉教授的“高性能造船用钢制造技术创新与集成”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贺信莱教授、王学敏教授等的大跨度铁路桥梁钢成套技术开发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另外,尚成嘉教授等的铌钢研究获得英国材料学会IOMMMCharlse-Hatchett 奖,这是我国第一次获得此项奖。

 

1.png  

材料物理与化学系(梯队组成)

材料物理与化学系
 
 
材料物理专业
组织调控新一代
钢铁材料研究室 
尚成嘉(教授),王学敏(教授),郭晖(副教授) 
表面与界面研究室 

高克玮(教授),杨会生(副教授),庞晓露(副教授)

 磁电子材料与器件
研究室 

姜勇(教授),徐晓光(副教授),苗君(副教授)

晶体缺陷与材料
辐射损伤研究室 

万发荣(教授),杨善武(教授),詹倩(教授)

  光功能材料与器件
研究室

刘泉林(教授),耿文通(教授),夏志国(教授),滕蛟(副教授)

先进功能薄膜材料
及应用研究室  
于广华(教授),李明华(副教授),王海成(副教授),冯春(讲师)
新型光电功能材料
研究室

李立东(教授),徐新军(副教授),贺芳(副教授),马宁(副教授),唐馥(讲师)

材料微观组织与性能
研究室 

田文怀(教授),曹林(教授),纪箴(副教授)

 
 
纳米材料器件专业
纳米材料与器件
研究室 

张跃(教授),廖庆亮(副教授)

纳器件设计与表征
研究室 

闫小琴(教授),顾有松(教授),齐俊杰(副教授)

 
 
材料化学专业
高分子显示与能源材料研究室 

杨洲(教授),海明潭(副教授),曹晖(副教授),丁杭军(讲师), 王冬(讲师),何万里(讲师)

纳米复合材料与
绿色催化研究室 

王戈(教授),王国杰(教授),王丽萍(副教授),杨穆(副教授), 李灿灿(讲师),栾奕(讲师)

 
1.png